DomainScoreLguo

1/12/2025

一本一本的看,知识更成体系。

2020年终回顾看了哪些书时,发现一个问题,我翻看了很多本书,但很多都没看完,于是对自己有稍许责备(对于不好的书,不看完是不会责备自己的)。

为什么好多书没看完?

因为自己读书的兴趣迁移的很快,自己有不断想要看的新书,导致前一本书还没看完,就又看起了另一本新书,而多本书同时阅读的模式允许我兴趣不断迁移。

这样的结果就是什么都读一点,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,也就不能用于指导实践了。为了避免书没看完的情况再发生,我的解决办法就是一本一本的看。

这里详细说下多本书同时阅读的缺点

1.多本书的阅读模式允许我阅读兴趣转移太快。

举个例子,既然我可以同时阅读3本,那我为什么不能同时阅读4本,5本甚至更多呢?于是自己同时阅读的书会越来越多,就会不断买入感兴趣的新书。

2.会导致读书蜻蜓点水,使得书本知识无法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
由于自己兴趣转移太快,前一本书还没看完,就又看起了另一本新书,那可能前面没看完的书就要落灰了。如果一本书没看完,我们很难对其进行知识梳理,就很难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。所有书籍都蜻蜓点水的话,是很难指导自己实践的。好比你是老板,你会选一个啥都懂一点的人,还是选一个对某个方面很精的人呢?如果是我,我会选后者。

3.阅读效率可能会更低一点。

多本书轮着看的话,轮回到看第一本时,可能已经相隔很长时间了,对于里面的知识、人物又要花时间去回顾,可能效率会低很多。

所以为了避免兴趣迁移太快,避免这种蜻蜓点水的现象,我就会要求自己一本一本的阅读了,阅读完一本,做好知识梳理后再开启下一本,这样才是实打实的内化为了自己的知识。

还有2种情况,是可以多本同时阅读的

1.读相对烧脑的书籍时,可以配上一本其他书籍进行调节,否则一直看烧脑的书籍,感觉有点在折磨自己。

2.看某本书,需要看其他辅助书籍时,但这样的阅读场景实在太少了,除非那些做研究的人。

其他情况建议一本一本的看。

以上是我的分享,希望有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