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/25/2025
比如奢侈品。
在我上次买电脑时,相同的性能,太空灰款比玫瑰金款贵100元,但怕被说玫瑰金偏女性,且自己认为太空灰这个颜色更高级,更有品味,在后续使用时能持续让自己满意,于是多付出100元买了太空灰。
再比如同一品牌下的衣服,基础款的T恤只要50元,但如果在这个基础款和另一个IP联名,那联名款就要100元,喜欢这个IP的人就愿意多付50元。
但自己所认为的品味,有多少装x的成分在里面?追求品味的目的是取悦自己还是装x?后者在品味上没获得满足感,但在装x上能获得。这样说,好像多付的钱也没白付。
但前者满足感的维持时间比后者更长。比如自己因为装x,给房子装修了一个大家都喜欢但自己不喜欢的风格,有客人时,才能装x,所以大部分时间,都是自己在忍受自己不喜欢的风格。而且随着自己的成长,会逐渐不认可之前的装x行为。由于装x获得的满足感稍纵即逝,因此又要通过消费来获得新的满足感。
所以,怀着装x的动机消费,多付的钱白付了。
如果在某个方面不追求品味或不想装x时,消费是最小的,追求品味的消费居中,追求装x的消费最大。
以上是我的分享,希望有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