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/9/2025
试一试吧。
每个人都希望能更勇敢一点,即使在旁人看来,你已经非常勇敢了,但你会觉得,还不够勇敢。
为什么旁人和自己理解的勇敢不一致?
因为每个人对于勇敢程度的定义是不一样的,就像欲望一样,欲望会随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,勇敢程度也会随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。所以我们会希望自己能再勇敢一点。
好在欲望是无穷的,需要克制;而勇敢是有终点的,终点是什么?对认知(信念)做到了知行合一。做到知行合一后,大脑中就没有声音说你不够勇敢了。
为什么自己会觉得不够勇敢?
1、自己知道要如何做,但却没有那样做,所以会觉得不够勇敢。
2、在某个领域勇敢,在另一个领域不勇敢,但自己希望各个领域都勇敢。
勇敢的影响因素
1、勇敢和坚信程度有关系。当你对某个信念非常坚定时,会非常的勇敢。当一个大学生当下坚信在宿舍玩游戏比去上课有意义多时,那ta会不顾老师是否点名、不顾期末考是否及格,也要在宿舍玩游戏。不考虑勇敢动机的对错时,他非常的勇敢。
2、坚信程度和信念的正确性有关。相信一个正确的信念比相信一个错误的信念又更容易。上面举的这个例子较极端,促使大部分在宿舍打游戏的不是坚信打游戏更有意义,而是单纯的懒+想玩。因此要去追求正确的信念。
3、勇敢与恐惧相对。如何消灭恐惧,之前文章知易行难中讲过了,就是想象最坏的条件、最坏的场景下会发生什么,仔细直面恐惧后,就没那么恐惧了。
还有一个方法能让我们更勇敢一点。在某个具体的信念之上有另一个信念(知行合一)。如果你对知行合一的力量无比坚定时,具体信念的执行会相对简单很多。
比如我们刚知道了“利益要自己去争取,不能渴望别人施舍”这个信念后,加上我们要求自己要知行合一,那在以后需要争取利益的时候就会更加勇敢。
以上是我的分享,希望有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