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mainScoreLguo

6/15/2025

思维模型的定义是什么?网上没有统一的答案。在此说下我的理解,思维模型是我们分析事物的原则与框架。因此思维模型也有优劣之分。

思维模型的定义是什么?网上没有统一的答案。在此说下我的理解,思维模型是我们分析事物的原则与框架。因此思维模型也有优劣之分。

查理芒格分析问题时,会用到很多思维模型(据芒格自己估计有100种,且会实时更新),这让他有很强的洞察力。

反观自己有哪些思维模型?仔细一想,越想越多,感觉有很多观念和方法都可以说成是思维模型,于是我有点怕,怕自己飘了,因此这里只介绍几个自己运用比较多的思维模型。

1.相对值

感受=现状-期望值

这里的感受可以是幸福感、评价等。

1)a之前考试一直为40分,这次考了60分,其父母可能很高兴;b之前考试一直为90分,这次考了70分,其父母可能不高兴。这就是期望值在作怪。因此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,分析不同场景的差值。不要看a考了60分,b考了70分,就想当然认为b比a开心。

2)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?因为我们对坏人的期望值低,对好人的期望值高。因此要客观地管理好自己对他人的期望值,管理好对方对自己的期望值。可以看下之前文章《期望管理》。

3)a场景:自己在家呆7天不能出门;b场景:因为是高风险地区回家,需要在家呆7天不能出门。一定是a更痛苦,因为b场景下,必须要隔离7天,不会有什么其他想法,因此期望值更低。

4)年味,20年前,平时都没有好吃的,过年的时候有大把的好吃的,假定过年值-平时值=100;现在,平时和过年都有好吃的,过年值-平时值=30。过年与平时的差值随着物质条件变好而逐渐降低,这应该是年味逐渐消失的一个原因。除非现在的差值还和以前一样。

为了提高幸福值,要学会降低期望值,学会满足。

2.闭环

整体考虑,输出可执行的解决方案,并跟踪解决方案落地情况。

因此和他人讨论前,先回顾下自己的目的。讨论时,引导输出可执行的解决方案。

3.快速迭代

中心思想:在不确定的情况下,以最小成本验证自己的想法/方法。

1)政策

先小范围试点,验证可行后,再全国推广,如此成本更少,风险更小。有人会说,这样比直接全国推广耗时更长。但如果我在多个地方对同一问题,分别试验不同的政策,就能更快找到正确政策来全国实行。

2)产品

需求不确定时,花2个月把一个功能打磨好再上线,这样的风险很大,万一这个功能不是用户想要的,这2个月就白费。但如果把这个功能拆分成多个细小的功能,每周上线一个小功能,如此,我在第一周就能知道这个功能是否是用户想要的,若不是用户想要的,损失成本也小很多。

需求确定时,也依然需要快速迭代。这点可以看下之前的文章《敏捷项目管理1》。

3)工作

接到一个任务,不能一口气做完后再交差,因为万一不是对方想要的,那么就做了很多无用功。

因此,接到一个任务后,需要快速给出一个非常简陋的粗稿,并跟对方沟通,确认这个想法/方向是否ok。为什么要拿初稿?因为语言传递会有歧义。

4)工作上的沟通

猜对方如何想的,是很耗精力的,因此如果头脑有一个疑问,就快速去确认下。

5)行为

只要行动了,外界就会给自己一个反馈,如果是正反馈,我们就保持,如果是负反馈,就快速调整,优化自己的行为。不行动,永远原地踏步。

4.少

1)专注

当下只做一件事。工作时,先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,最多并行两件事,否则在多个事情中来回切换,很耗精力和时间。因为每切换一次,大脑都要花时间重新回忆一下。

2)减少数量提高质量

买衣服时,一次买3件便宜的衣服,不如花相同的钱只买一件贵点(这里暂且认为贵=质量好)的衣服。前者可能各穿半年就扔了,后者可能能穿好几年。

决策时,花10个小时做100个决策,不如花10个小时做一个决策,后者的决策质量应该更好。好的决策能减少成本(时间成本、金钱成本),带来更好的收益。

5.因子

一件事,存在很多影响因子,不能只想到单个因子。在分析时,需要分析出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。

以上是我的分享,希望有用!